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研究,盡快實現數據集成、管理、分析、共享和價值呈現,已經成為我們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
當前,我們身處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數據已成為各類業務的具體表現形式,也成為業務流程的具體載體。同時,醫療大數據也隨著醫療資源的數字化進程突飛猛進。
當前,醫院信息化程度日趨成熟,醫院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系統、影像采集與傳輸系統、實驗室檢查信息系統、病理系統等,甚至包括手術管理系統、耗材及物流管理系統等,每日產生大量的數據,多源異構的數據類型匯聚在一起,傳統的計算分析方式已經很難處理快速增長的海量數據,即大數據。
因此,醫療大數據需要不斷引入新技術、新概念,提升對運行數據的分級管理和分析能力,為管理者和臨床醫務人員做出準確的工作決策提供依據。
基于大數據技術對醫療中多源異構數據的匯聚,通過云計算超強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價值挖掘能力,最后將醫療大數據應用于人工智能指導或輔助人進行決策——大數據的重要價值體現,構成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處理、應用的發展之路。
當前,大數據和云計算為我們的管理、醫療、科研、教育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也正因為這些優勢,政府和產業界都認識到了大數據的潛在價值,國務院相繼印發了《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這些文件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屬性和發展戰略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也為醫療行業以健康醫療大數據為抓手、正確有效地推進醫改進程指出了路線和方向。
因此,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研究,盡快實現數據集成、管理、分析、共享和價值呈現,已經成為我們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開發轉化大數據的內在價值,通過互聯網合理共享,也成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醫學智慧輻射到基層,助推分級診療實現新業態的重要任務。
“互聯網+健康醫療”已成為大數據應用實踐的具體措施。利用互聯網通信的優勢,可以開展健康惠民,推行遠程醫療,開展互聯網繼續醫學教育和技術培訓,帶動健康醫療相關產業發展。
那么,如何更好地推動醫療大數據的發展呢?我認為,首先要注重數據的來源和采集的質量。數據的質量建立在源頭的規范上,因此,如果要對數據做分析,來源必須可靠。此外,對數據的采集方法也要有講究,要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原則。
其次,要注重大數據處理的質量。數據分析是大數據的核心問題。在此之前,要經歷數據處理、數據清洗、標準化、結構化和存儲等環節才能達到可分析的程度。健康醫療大數據是系統性科學,需要多學科的對接和成果轉化才能做到。同時,我們還要將健康醫療大數據融入醫療現實工作,實現醫療全過程與信息技術的需求對接,建立臨床病歷與科研病歷一體化數據庫等。
博為軟件(股票代碼:836323)首創于2003年,由留美博士團隊在生物醫療科技創新之都新澤西州建立。2009年,身在美國的BloomTek Corporation(博為軟件)入圍長沙市政府重點引入海外高端人才“313計劃”。
博為軟件基于醫療軟件信息化核心技術研發十余年,其醫學影像三維重建臟器分析系統和PACS產品系列,成功覆蓋國內外上千家醫院,突破了傳統二維影像診斷的諸多局限,既提升了醫務人員的診斷準確率,也為心臟、消化等多科室診療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支撐。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以及國家關于“發展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多項政策的推進,博為軟件積極響應,突破性的研發了大數據采集技術——101異構數據融合技術,破解了信息孤島之間“融合難、周期長、費用高”的困局。目前,該項技術已經成功在多地實施,并獲得廣泛好評。除了在醫療領域,該技術還廣泛適用于存在信息煙囪和數據孤島的其他行業與部門,如公安、電力、物流、智慧城市、稅務、保險、旅游等。
博為人秉承“聚一力,搏第一”的企業精神,積極創新,攻關難題,獲得23項軟件著作權和數十項自主研發專利技術。2016年,博為軟件憑借數字醫學影像系統和101數據集成平臺的優秀市場表現力,成功登陸新三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