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8年3月27日電 /美通社/ — 3月23日-25日,借2018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CHINC)在杭州召開之際,北大醫信成功舉辦了“聚·HIT新時代”智慧醫療分享會。與會嘉賓根據國務院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圍繞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平臺做協同,以數據為基礎,就如何集成應用、深化醫改、信息共享和數據利用等熱點議題,開展了深入細致的交流與探討。
3月23日-25日,借2018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CHINC)在杭州召開之際,北大醫信成功舉辦了“聚 ·HIT新時代”智慧醫療分享會。
會議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計虹主持,得到了國內知名醫院的院長、信息主任、業內專家及行業媒體等200余人的積極參與和廣泛關注。
國家衛計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北大醫信20余年來在HIT行業取得的成績和發揮的引領作用。他希望,北大醫信能夠繼續發揮自身在產學研方面的巨大優勢,打造出更具實用性和前沿性,更加智慧和精細的智慧醫療產品。
葉全富還從三個層面解讀了本次衛星會主題中“聚”的含義。
首先是“聚人才”。葉全富指出,本次會議將智慧醫療產品的研發者和使用者,醫療信息化方面的專家和從業者聚集一堂,針對信息化技術的深入應用支持醫療體制改革的實踐經驗進行深入交流,能夠真正的為智慧醫療的發展建言獻策。
其次是“聚智慧”。葉全富指出,北大醫信作為HIT領域里的知名企業,有著20余年“產、學、研、用”等方面的經驗和積累,能夠更好的為智慧醫療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第三是“聚數據”。“不管是醫院管理數據,還是行政管理數據,如何分析利用,讓這些數據能夠真正幫助到醫務工作人員更好的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才是智慧醫療的真正意義?!比~全富說。
北大醫信CEO陳中陽介紹了近一年來北大醫信在業務發展和產品研發中取得的新進展。他指出,在“3+1”業務模式下,北大醫信各業務版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IIH正式推向市場。陳中陽指出,北大醫信用時3年多打造的新一代智慧一體化產品IIH,正在與以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為代表的多家醫療機構上線磨合中。陳中陽表示,北大醫信自方正眾邦始,致力于圍繞院內信息化做整體解決方案,并推出了中國第一代CHIS系統,后在全國首次提出“集成”理念,研發并在多家大型醫院落地實施了“高可用”的集成平臺產品,實現了院內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
陳中陽強調,“引領”是北大醫信的企業基因,智慧化和一體化,代表著醫療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希望北大醫信集聚智慧和一體的IIH產品,能夠代表未來智慧醫療的發展方向。
醫聯體解決方案更趨成熟。在區域醫療方面,面向區域衛生和集團化醫院,不管是緊密型或松散型醫聯體,民營醫院或是連鎖醫院醫聯體,北大醫信的解決方案和產品都更加成熟和完善。在實踐積累中,北大醫信還重點打造了“一個共享平臺,兩大數據中心,四大業務應用,兩類云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
當前,北大醫信已有北大醫療集團統一預約資源中心、貴州省電子病歷共享平臺、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及西雙版納景洪市醫共體等多個標志性項目以及創新性使用案例。
攜手北醫三院開啟互聯網醫院建設。陳中陽強調,北大醫信的所有產品和解決方案都是從醫療機構出發,這也是北大醫信20余年的優勢所在,通過信息化和移動手段,把醫院內資源向院外延伸,這是北大醫信“醫療+互聯網”的初衷。去年,北大醫信攜手北醫三院開啟了互聯網醫院建設,打造出緊貼醫生需求、醫院指導監督、深度對接服務、線上線下一體的官方互聯網化產品。同時,北大醫信也重點參與了北大醫療集團化互聯網醫院運營和產業的延伸。
AI人工智能取得新突破。圍繞院內數據、區衛數據,通過互聯網醫院取得的除了臨床數據以外的健康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和利用,北大醫信與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人民衛生出版社等學術機構、合作伙伴一起,進行了大量的嘗試,致力于把權威標準的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并嵌入到醫療信息系統,為智慧醫療提供更智能的臨床決策支持。
會上,國家衛計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信息標準化研究部主任舒婷,人民衛生出版社醫學學術編輯中心主任賈曉巍,北大醫療集團信息管理部總經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李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信息科科長張草賢,廣東省人民醫院信息科科長劉亮,滄州市中心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馮駿,做了關于電子病歷評級、人工智能應用、智慧一體化建設思路,以及平臺協同化實踐等方面的經驗分享,北大醫信區域醫衛信息系統產品部總監孫琪分享了北大醫信在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深化醫療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