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穿戴的腦部掃描儀,這個掃描儀在戴上后,患者仍可以自由地進行頭部活動。在腦腫瘤、癲癇、精神分裂癥等復雜的疾病中,醫生通常需要借助觀察患者腦部活動來診斷病情,而腦磁圖(Magnetoencephalography,簡稱MEG)已成為一種檢測腦部活動的新技術,能將神經網絡繪制成圖,并且對人體無創傷,該頭盔由3D打印而成,重量僅905克。
不過,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布魯克(Matt Brookes)指出,MEG仍有不足之處,如該系統非常笨重,傳感器的位置也是固定在一個不能移動的通用頭盔中。一旦頭部相對于傳感器的位置稍有變動,得到的數據質量就會顯著下降,即使五毫米也動不得。
為此,科學家一直致力于改進該系統。最近,他們終于開發了一種可穿戴的腦部掃描儀原型。該頭盔由3D打印而成,重量僅905克。據學術期刊《自然》報道,這個掃描儀結合了量子傳感器和一種新的消除周圍磁場的技術,能夠以毫秒級的分辨率記錄MEG數據。為了證明此系統有效,研究人員記錄下一個實驗對象做出自然行為,如點頭、伸懶腰、喝飲料和玩球類游戲時的各項測數。他們獲得的數據記錄與當今最先進的掃描儀所獲得的數據不相上下。
據悉,該系統的潛在應用范圍非常廣,包括醫生可以在許多新環境下測試大腦功能,尤其是嬰孩、癲癇及帕金森患者的大腦活動。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