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風起云涌,美國執意通過加征進口關稅以削減對華貿易逆差。然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那些不受進口關稅管制的高需服務行業,如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卻在滋生中美合作的新模式。其中,中美遠程醫療服務與交流跨越了兩國的分歧,為中美患者帶來了福音。
由于龐大的人口基數產生的常規的和非常規的醫療服務需求,和現階段中國優質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國內患者的就診過程變得十分復雜。為了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很多患者會考慮異地就醫,但整個過程又需要額外的開支,而且勞心費力。
近年來,伴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提高的醫療需求與優質的醫療資源之間的聯系有了一個全新的形式——遠程醫療。這種全新的醫療服務不但實現了國內醫療水平的提高,并且隨著中美醫學交流的不斷深入,跨國遠程醫療服務已經成為現實。
不斷增長的需求、龐大的中國市場以及先進的科技,這三者的有機緊密結合,會對中國遠程醫療市場產生什么樣的改變?近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敦舉行的第三屆中美創新與投資對接大會,為近距離觀察中美醫療創新合作提供了一個契機。
休斯敦市市長Sylvester Turner為大會開幕式致辭
對接國內醫療需求與海外醫療資源
中美創新與投資對接大會是中美之間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活動平臺,主要目的是推動中美兩國創新資源的對接與合作,直接促進了美國的創新企業資源同中國蓬勃的資本市場強強聯合。
這次大會邀請了約200名參會代表,他們來自國內約150家實業公司、投資公司和創新載體。此外,大會還邀請了超過150家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和機構,參會總人數在500人以上。
為期兩天的大會涵蓋創新論壇、B2B對接洽談會、創業大賽以及專項研討會、分論壇等活動,涉及到醫療與生物科技、先進制造、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新能源和新材料、信息和通訊等各大熱門領域。通過此次活動,中國企業能全方位地了解美國科技的發展,并使雙方通過深入溝通展示各自的優勢,為跨境投資與合作提供新的機會。
大休斯敦地區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這里有美國規模最大的得克薩斯州醫學中心,擁有包括MD安德森癌癥中心、貝勒醫學院、德州兒童醫院和衛理公會醫院在內的60家一流醫療機構,以及眾多的生物、醫療研究機構和高校。
著眼于德州豐富的醫療資源和市場潛力,總部位于硅谷的遠程醫療服務機構MORE Health愛醫傳遞,也在此次大會期間舉辦了一場以中美醫療合作為主題的研討活動——“中美國際醫療投資合作論壇”。論壇將遠程醫療行業的從業者、投資人,以及知名醫療機構的醫生聚焦在了一起,共同探討遠程醫療這一熱門話題。
MORE Health的執行副總裁Ted Bukowski在會上表示,“我們主辦此次論壇主要目的是希望在中美兩兩國的醫療機構之間搭建起一個溝通的橋梁,促進更多的中美醫療合作?!?/p>
Ted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中國患者與醫生的溝通渠道很有限,而遠程醫療無論是從經濟成本的角度,還是從提供精準醫療服務的角度,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
自創立以來,MOREHealth提供了一個醫生協作互動式的遠程會診平臺,以便于美國醫生直接與中國患者的主治醫師開展合作,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從患者提交完整的病歷資料到美國專家給出初始書面診療報告,這個周期通常在五個工作日以內。會診結束后,美國專家還會為MOREHealth愛醫傳遞的患者提供3至6個月的免費隨訪,實時跟進患者的治療情況。
其合作的醫院覆蓋全美綜合排名前10、癌癥??婆琶?0、心腦血管??婆琶?0、神經??婆琶?0、婦科排名前10、兒科排名前5的各大醫療機構,包括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丹娜法博癌癥中心、Tufts醫療中心、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希望之城國家醫學中心等等。
通過與多家美國境內頂級醫療機構的簽約合作,這家公司正在加速中美兩國的合作進程,推動遠程醫療成果中國落地。
遠程醫療: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迅猛發展,不少經濟上富有余力的國人在遇到疑難雜癥時,考慮到在國內相對緊張醫療服務資源,會更加愿意嘗試通過各種途徑享受更為優質的美國醫療服務。
國家癌癥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為30%左右,而發達國家達到了70%至80%,就該統計數據來看兩者仍有不小的差距。這種部分重大疾病在治療效果上的差別,是國內患者尋求國外治療的主要原因。
一位醫療論壇嘉賓表示,“在中國,患者在看醫生和遠程醫療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從成本角度和提供準確的醫療信息來看,遠程醫療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p>
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秘書長張璋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在推動中美醫療合作方面的經驗。他認為,中美醫療在醫學教育、人才培訓、研究合作、遠程醫療等方面都有多種合作模式。
國際上的醫生和醫療機構正在利用遠程醫療技術的優勢,來接觸世界各地特別是來自中國的患者。而同樣地,對于患有癌癥等嚴重疾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遠程醫療服務的存在為他們瀕臨絕境的人生重新點燃了希望的火種。
目前,MORE Health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為越來越多的病人提供中美專家遠程會診服務。他們已經與超過700名美國前1%頂級醫學專家直接簽約,覆蓋腫瘤、心腦血管、神經、兒科和罕見病等。去年,使用MOREHealth愛醫傳遞中美遠程醫療服務的中國患者數量已逾2000例。
不同于其他國際醫療中介機構,MORE Health摒棄了第二診療意見的形式,依托于其自主開發的專有技術平臺,采取美國專家與患者的中國主治醫生共同會診,為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的方式,讓重癥(例如癌癥、心血管疾病和遺傳病等)患者不出國境就能獲得美國頂級醫療資源服務,在國內實現就地診療并節省醫療開支。
中美之間的遠程醫療合作還面臨著諸多挑戰——美國法律對患者的隱私信息保護要求非常高。以MORE Health為例,從公司創立到MORE Health愛醫傳遞遠程會診平臺上線,其團隊花費了四年時間,采訪了大量醫生,優化平臺流程板塊數十次。最終,在MORE Health愛醫傳遞的專有技術平臺上,所有病歷信息、醫生診療意見、討論對話、制定的治療方案等,都使用高規格的加密傳輸,安全性比網上銀行系統還要高,符合美國《健康保險流通及責任法案》(HIPAA)的規定,并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認證。對于跨境遠程醫療公司來說,這些流程上的審慎推進都是一條必經之路。
雖然如此,面對已經到來的風口,參加此次大會的嘉賓一致看好中美遠程醫療市場未來的前景。
他們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交流的日趨緊密,中國的市場需求與美國醫療資源的對接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業契機。更重要的是,通過與中國醫生的密切合作,美國的醫生也能更好地了解包括中國患者在內的普遍需求與反饋,便于經驗的積累,這種合作對雙方都大有裨益。
MORE Health的中國事務總監Selina Fan表示,這次論壇將作為連接中美雙方的橋梁,推動中美醫療科技的交流及合作?!懊绹膭撔沦Y源與中國市場的結合,將成為美中合作共贏的新模式?!?/p>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