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焖僭鲩L。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醫療健康行業正在積極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革。今年,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規??焖贁U大,達到1961億元,同比增長47%。預測2021年將達到2831億元,同比增長45%。大健康產業整體營收規模達到7.4萬億元,同比增長7.2%。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突破650億元,同比增長18.6%,連續5年持續快速增長。
5G+醫療健康的應用現狀
三大運營商齊聚醫療行業。隨著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加速擴容、5G醫療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面對巨大市場機會,三大運營商發揮管道優勢,開始與合作伙伴一同打造5G+醫療健康的生態。5G網絡成為當前醫療等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相應的解決方案也逐漸向臨床靠近。
中國電信已取得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業務功能兩項可信評測認證,并且提出將對醫療行業進行重點投入,打造醫療專網,同時以云服務為基石,做好應用服務,通過網、云和應用的聯動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患者獲得感。
中國聯通于今年啟動了“中國聯通5G+健康守護者計劃”,該健康守護計劃旨在為市民健康提供24小時實時監護、干預及管理等服務。并以部分醫療單位為試點,攜手湖南省內多家醫療機構,通過聯通5G網絡系統、智慧穿戴設備以及眾多醫藥服務機構,突破原有地域限制,實現醫療診斷在線化、治療康養主動式、醫療資源分配效能最大化,共同構建居民健康監測管理服務平臺。
中國移動牽頭組建了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確了以健康醫療大數據為核心生產要素,以“三醫聯動”的發展思路,賦能“惠政、惠醫、惠企、惠民”四大業務板塊。目前,三大運營商開始不再單純地扮演平臺角色,而是逐漸成為參與者和入局者,不斷探索新業態和商業模式,開拓新藍海。
醫藥和科技企業積極布局。部分藥企和科技公司從自身業務優勢出發,躬身入局,從細分賽道來看,遠程問診服務是目前推廣度較高的方向之一。新冠疫情期間,為降低患者去醫院面診發生交叉感染的幾率,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等平臺都推出了免費在線問診服務,以幫助患者辨別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復星醫療集團展開線下醫療資源的線上布局,推出一款以家庭為中心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復星健康+”,它通過整合國內及全球醫療資源,匯聚數萬名醫生,為廣大家庭提供在線問診、名醫直播、私人家庭醫生(HMO)產品等醫療健康線上服務;商湯科技自主研發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立足醫療大數據,集合了高并發三維渲染和臨床應用兩大引擎,利用豐富影像后處理技術與領先AI算法的高性能輔助診療。此外,大參林、心醫國際、同心醫聯等企業分別選擇從遠程問診、互聯網醫療平臺、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領域切入5G技術在醫療健康應用的重要場景。
5G與醫療場景的融合日益緊密。國家衛健委透露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的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臺的診療咨詢量也比同期增長了20多倍,處方量增長了近10倍。今年10月,北京協和醫院“5G遠程診療及眼底激光手術實踐”案例從全國681個參賽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醫療健康專題賽全國決賽一等獎,該項目實現了傳統網絡對開展眼科遠程手術造成技術瓶頸的突破,取得了包括全球首例5G遠程眼底激光手術、6小時連續手術驗證、3700公里遠距離遠程手術在內的三項突破,探索了一套醫院5G遠程眼科醫療的創新業務規范;同月,在中國移動5G團隊的配合下,由賽諾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推動的腫瘤微創介入項目,內蒙古腫瘤醫院手術團隊對赤峰松山醫院的患者開展5G+機器人遠程介入手術,順利完成肝臟穿刺活檢,標志著全國首臺5G+機器人遠程介入手術成功完成。越來越多5G在醫療健康場景的應用正推動整個醫療體系的診療、服務和管理相關業務流程升級,使得有限的醫療資源最大化對外進行輻射。
智慧醫療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可以預見,未來5G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醫療健康產業,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亦將成為助力,形成新的5G+醫療健康生態系統。5G+醫療健康的快速發展將極大助力醫療事業的發展,使醫療行業工作的便捷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顯著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從多方面保障人們健康。未來的發展應進一步提升5G性能和效率需求的關鍵能力、深化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全流程提升診療前、診療中、診療后醫療服務能力,優化公共衛生監測、評估、管理和決策能力,為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決策。
但同時應當注意,5G在醫療健康行業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政府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須制定規則并進行監管,以保護患者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