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市醫保局等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安慶市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出臺背景、總體要求、工作舉措等方面進行介紹。
增強基礎性兜底性保障
據了解,2020年,安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各項醫保扶貧政策幫助貧困人口減輕醫療負擔7.42億元。今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等文件先后公布,要求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5年過渡期內,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轉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12月8日,安慶市醫療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等7家單位聯合發布《實施辦法》,細化政策接續銜接要求,優化調整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探索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
堅持有序調整、平穩過渡,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分類管理、分層保障三個原則,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在規定的5年過渡期內,調整現行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政策,在堅持醫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時,增強對困難群眾基礎性、兜底性保障,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常態化保障平穩過渡。
參保繳費資助政策調整
調整參保繳費資助政策。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個人繳費資助政策,醫療救助繼續對特困人員給予全額資助,低保對象給予80%—90%定額資助。過渡期內,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返貧致貧人口調整為給予70%—80%定額資助,脫貧不穩定和納入相關部門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的人口給予50%定額資助。具體資助標準在每年參保繳費時確定。未納入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的穩定脫貧人口不再享受醫療救助資助參保政策。
目前安慶低收入人口主要包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我市將健全參保登記管理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做好數據交互,確保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覆蓋、應保盡保。同時,做好參保和關系轉移接續工作,確保醫保待遇無縫接續。
發揮“三重保障”制度
發揮三重保障制度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等的梯次減負作用。三重保障制度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即“一重保障?;?,二重保障保大病,三重保障托底線”。
如大病保險方面,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給予傾斜支付,大病保險起付線比普通居民下降一半,報銷比例比普通居民提高5個百分點,并且不設報銷上限。醫療救助方面,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醫療救助不設起付線,返貧致貧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為1500元,監測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為3000元。特困人員救助比例90%,低保對象救助比例75%;在起付線以上,返貧致貧人口救助比例70%,監測人口救助比例60%。門診慢特病和住院共用年度救助限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監測人口年度救助限額5萬元。
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對于一個年度內家庭總收入減去個人自付醫療總費用后低于農村低收入家庭標準且符合低收入家庭財產核查條件的大病患者,按照戶申請、村評議、鄉鎮審核、縣(市、區)醫保與民政、鄉村振興等部門審批的程序,實行依申請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