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澎湃新聞
受訪專家:張浩,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院長
互聯網醫療經過了10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醫療領域內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發展至今,互聯網醫療的真正優勢是什么?互聯網醫療和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關系是什么?12月15日,健康時報就上述問題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院長張浩進行了探討。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院長張浩
互聯網醫療幫助患者找到“對的人”
作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院長,張浩也是該院小兒心外科的學科帶頭人。醫院的小兒心臟中心連續多年獲得“中國互聯網醫院影響力排行榜”的??瓢竦谝幻?,“我們上海確實在互聯網醫療上,走得比較前面?!?/p>
在張浩看來,互聯網醫療不僅幫助慢病患兒家庭足不出戶就可以網上復診拿藥,同時也可以幫助手術后的患兒實現遠距離的跟蹤隨訪?!按騻€比方,我做個心臟外科手術,孩子術后三個月了,情況怎么樣?孩子回到當地做的一些檢查,可以上傳給我們查看,如果在后續的檢查中有什么問題,我們可以囑咐他,你要不要再去鞏固治療,如果復查很好,他就沒必要再舟車勞頓來上海復查,也給患者家庭減輕負擔?!?/p>
除了在慢病管理、術后患者隨訪管理部分,互聯網醫院發揮了巨大作用以外,張浩認為,通過互聯網醫療幫助患者精準預約,找到“對的人”,也是當前互聯網醫療的重要作用。何謂精準預約?從患者側來講,就是約到了專業對口的大夫,而不是“病急亂投醫”;而從醫生側來看則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了從線上篩選精準患者到患者線下就醫的整個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張浩介紹,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在進行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時,已經計劃將端口全都打開,“只要你合規合法,就可以接入我們醫院的端口”。比如患者從好大夫在線上找到我們醫院的A大夫,就可以通過互通的端口渠道,導入到我們醫院的預約掛號系統,進行掛號就診,實現線上、線下就醫場景的有效打通。
而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互聯網醫院能發揮的作用可能更大,“我印象很深,在我們醫院閉環管理的那一刻,我就叫我們的行政部門把互聯網醫院的微信二維碼放在門口,因為一些患者他可能不知道醫院封閉了,那么他來了掃碼也可以找到對應的科室,進行線上的服務?!?/p>
海量患者助力提升醫院學科建設
覆蓋全國的互聯網絡,也帶來了海量的醫療需求。
在對話中,張浩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像好大夫在線這樣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它其實像一個更大型的、全國性的云上醫院自選平臺,它不止提供一個醫院、一個醫生,患者可以根據地域、根據學科或者醫生的口碑等等,做更多的選擇?!皬倪@個層面來說,第三方平臺所能提供的,是單個醫院無法提供的?!?/p>
患者在經過線上問診后,往往需要進入線下場景實現就醫的閉環?;ヂ摼W平臺的流量,更多的開始注入到實體醫院的互聯網醫院中,實現線上患者到線下就醫的轉換,“實際上給我們醫院增加了很多精準患者?!?/p>
這種海量的患者來源,給醫院的學科建設也帶了正面影響。
張浩解釋,作為一個醫院管理者,如果看到醫院的某個學科,患者量常年靠前,醫院也會考慮進行相應的資源傾斜;而相反,即便一個學科是醫院的王牌學科,但是手術量、門診量逐步下降,那么這個學科也很難持續,“互聯網醫院的這種患者流量,實際上是醫生、醫院迫切需要的?!?/p>
正是由于中國的這些互聯網醫療平臺,在前期的探索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培養出一代人的就醫習慣,公立醫院在建設自己的互聯網醫院時,也會參考他們的流程設定,來提升用戶體驗,幫助患者更方便地就醫。
互聯網醫療平臺+公立醫院,合作共贏
疫情常態化的當下,醫院的閉環管理難免,上海多家醫院此前因疫情原因實施封閉管理,但是不少醫院在通知里都寫上了“互聯網醫院正常開診”。
幫助患者在特殊情勢下突破時間、地域限制、作為就醫需求的有效補位,互聯網醫療的重要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也有很多人認為互聯網醫療是公立醫院服務的補充。
張院長卻對這一觀點不置可否,“補充就有主和輔的區別,我覺得二者其實是相互獨立的不同業態,但他們有很好的一個交匯點?!?/p>
他介紹,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肯結婚,不想生孩子,“少子化的浪潮,讓(兒童)醫院面臨著非常大的病源壓力”,而這個壓力倒逼公立醫院去發展互聯網醫療,去樹立醫院、??频钠放?,去給患者提供高質量、多維度的服務?!拔覀儍横t中心醫生網上的總瀏覽量已經達到了3.4億,累計開通的醫生數還在逐步增加。我統計了一下,我們主治以上的醫生,大概80%開通了第三方互聯網醫療平臺的服務?!?/p>
“互聯網醫療已經成為我們的剛需和全社會的共識。毫無疑問,以好大夫在線為代表的第三方平臺已經成為中國醫療市場——我這里把互聯網三個字特地去掉了,因為它不僅僅是互聯網,而是已經成為中國實體醫療市場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醫院互聯網平臺和第三方平臺,大家怎么去合作?怎么去共生共處?我想應該是這8個字:合作、共贏、擁抱、共舞”,張浩院長說。:,。視頻小程序贊,輕點兩下取消贊在看,輕點兩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