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受2020年春季醫療黑天鵝事件影響,目前線上掛號、問診滲透率達到65%以上,醫藥電商、互聯網+醫保領域滲透率為30%,慢病管理滲透率僅為15%左右。無論是慢病患者院外DOT管理,還是“健康中國2030”提出的腫瘤“兩全”健康管理新策略,未來聯網醫療、健康管理、創新支付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間,也意味著距離醫藥資源全民共享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在近期舉辦的2021高濟醫療“瓴創未來,濟世天下”創新醫藥“瓴”袖峰會上, 政府領導、醫學行業專家,以及國內外知名藥企領導齊聚一堂,就前沿醫藥服務下沉、創新藥數字化服務生態、慢病管理、患者教育和健康管理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研討,高濟醫療圍繞建設“醫+藥+健康管理+保險”患者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閉環展開的數字化創新,給行業未來破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互聯網醫療??品?全科服務+特藥服務 院內外合力保障患者健康
2010年之前我國一款創新藥都沒有,全是仿制藥,所有的創新藥都是靠進口,最大的問題是患者可負擔性和可及性遠遠達不到。麥肯錫統計,2021年創新藥全球的管線藥中國占了14%。這次新冠,我們國家不僅做出了自己的疫苗,而且5個路徑都有,這是我們生物制藥行業巨大的勝利?!?span id="stock_sh688235">百濟神州(157.900,?0.84,?0.53%)全球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吳曉濱表示,”醫保目錄更新更快了,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仍然很難解決?;颊唠x開醫生視線就找不著了,患者DOT是很大的問題。而高濟醫療在寸土寸金的藥店里,干起了患教,并在心血管、糖尿病、代謝病等慢病的患者管理方面已經做得很出色。我們也希望在腫瘤患者的管理上能和高濟醫療有更進一步的合作?!?/p>
事實上,在“雙通道”政策出臺前,大量痛點和未被滿足的需求,也早已存在于腫瘤患者的就診環節中:如患者出院后即脫落,無法實現首診醫生和患者的1對1綁定、建立醫患關系,患者完成階段性治療、疾病得到緩解后無人提醒復診等;患者獲取治療方案回到屬地無法接受原醫生的持續治療、復診和續方極其不便利;創新藥進院難,院內無法獲取所需藥品,患者需自行解決用藥問題;以及患者居家及院外場景服務長期缺失,患者無法解決藥品輸注問題等。
對此,賽生藥業總裁、首席執行官趙宏先生認為,應該客觀看待“醫改”的復雜性,部分藥品無法在第一時間進入醫院,作為藥企,當務之急是全閉環提升新的渠道安全性、質量控制,在院外,通過藥店渠道,幫助患者獲得規范、安全的購藥、注射、用藥等路徑。高濟醫療建立以腫瘤患者為中心的全病程服務體系,通過高濟互聯網醫療搭建線上腫瘤??浦行?、線下特藥服務中心,進行腫瘤全病程管理、藥事服務、保險提供創新支付方案的一站式解決模式,得到了與會藥企的普遍認可。
“只有圍繞患者的真實需求,產業數字化升級才能真正幫助到患者?!?高瓴投資運營合伙人、高濟醫療CEO李波說,為解決患者尋名醫難,院外管理難的問題,高濟互聯網醫院與頂級醫療資源如霍勇教授及華醫心誠醫生集團等合作,實現頂級??漆t生和高濟互聯網醫院全科醫生合力管理好患者,院內外雙轉診綠色通道順暢,真正實現醫療資源合理分配的分級診療。
高濟醫療獨有的“1個??漆t生+1個全科醫生+1個藥店店員+1個執業藥師+1個健康管理師“的”5個1“服務模式,可以根據醫生線上溝通信息和購藥數據,對患者添加隨訪和病例記錄,為患者建立起全診療周期的完整病例,同時幫助醫生更高效進行患者管理、隨訪服務。
高瓴投資運營合伙人、高濟醫療總裁牛和義先生表示,我們高濟醫療在積極建設業內最高標準的線下特藥服務中心,線上的腫瘤??浦行?,能更好地幫助患者管理DOT時長、藥品不良反應、耐藥性反應等,能及時最優化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全病程管理。特藥服務中心提供了最專業的腫瘤全病程管理和藥事服務,提供專業用藥咨詢、輸注服務等,為患者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EMR,方便為其提供更個性化、精準的專業健康服務。
每天有幾萬張處方通過高濟互聯網醫院開出,幾萬名合作醫生通過惠每醫生體系在高濟平臺上為患者提供專業、高效的在線問診和患教服務。未來,將有更多腫瘤等細分病種的特病患者在高濟醫療平臺接受全病程健康服務。
智慧化升級后的藥店:高價值的專業藥事服務是高濟DTP藥房的試金石和護城河
高濟醫療是全國第一個擁有萬家實體藥房、自建四家互聯網醫院、布局超300個地級市、27個物流大倉覆蓋全國20個省份的醫療集團。李波表示:“高濟醫療已建設140家DTP專業藥房,并積極布局,根據各地醫療資源等因素,加速助力創新藥進入下沉市場。高濟醫療將分型建立覆蓋三甲和??漆t院的DTP旗艦藥店,覆蓋重點三級或??漆t院的DTP專業藥房,以及覆蓋縣域終端下沉市場重點醫院的泛DTP藥房,更好滿足從北京、上海、廣州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到二三級城市、到縣域下沉市場患者的全病程管理需求。作為最廣泛的中國基層醫療入口,在未來5年里,高濟醫療希望能服務好全國基層醫療,服務好更多的慢病患者、腫瘤等特病患者?!?/p>
牛和義表示,高濟醫療正通過與頂級醫生資源、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等在合理用藥方面深度合作,系統化、規?;嘤査幍甑陠T、執業藥師和健康管理師等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高價值的專業藥事服務是高濟DTP專業藥房的試金石,也是護城河。它將深度參與到腫瘤、多發性硬化、血友病等重癥難癥患者的全病程管理中,提供藥事服務、患者教育、電子處方對接、慈善贈藥、物流增值、創新商保支付等服務。
慢病管理數字化創新 打通健康管理全鏈路
每天有近200萬人流量走進高濟醫療遍布全國的萬家實體藥店里尋求健康幫助,這些來自一線最真實的巨大健康需求該如何被更高效、專業地滿足?
和腫瘤院外治療的“沒人管、不好管”相比,更龐大的慢病群體,如今也處于健康管理的“燈下黑”區域之中。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慢病發病率高、人群規模大,且逐年呈上升趨勢。 相應的,慢病管理行業需求缺口巨大。由于缺乏健全的早期篩查機制,我國慢病常見疾病的知曉率及控制率遠低于發達國家。
針對慢病管理的巨大需求,“高濟醫療對線下智慧藥房重新進行了改造升級,把過去放置普藥的地方改造成患者接待及問詢處、患教室等。因為我們意識到患教是患者院外管理重要的‘臨門一腳’,希望高濟醫療能作為研發、藥企、醫院、患者的連接器,做好院外患者服務?!迸:土x介紹道。
李波介紹說,高濟藥房千萬級的慢病患者,離開醫院回到社區后,需要通過持續的健康指標監測和生活方式干預來管理慢病,所以高濟在門店裝備了檢測患者慢病指標的設備,并數字化,為患者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和隨訪機制。
高濟醫療結合幾十種不同病種的慢病患者DOT管理經驗,務實的提出了“發現未被發現的患者、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的解決方案,立足于高濟醫療的數字化能力,一方面加強慢病早期篩查工作部署,聯合醫生資源、藥房在300多個城市開展面向千萬數量級患者的常見病網格化科學篩查。另一方面,以數字化技術驅動,管理超過千萬級患者,開展患者精細化管理,結合患者特征,因人而異實施用藥指導、購藥福利、自測回放等服務推送。在對患者的管理中,高濟醫療創新提出了進行“三師聯動”模式,調動數以萬計藥房慢病管家、與患者實現檔案綁定,提供個性化服務,做到健康管理長期化,解決日常80%工作。在此基礎上,對有升級就醫需求的患者,準備了24小時待命的全職互聯網醫生,保證就醫需求的及時響應。此外也通過與行業頭部醫療機構合作,保持了與專家醫療資源的無縫銜接。
“只有圍繞患者的真實需求,產業數字化升級才能真正幫助到患者?!崩畈ㄕf,“高濟醫療的數字化升級之路,是不斷發現并滿足我們基層用戶院外健康需求的過程,是不斷創新多元健康產品和服務選擇,全面可及的健康管理及服務入口,高效履約的到店、到家服務能力,私域和公域打通、線上線下(50.790,?0.24,?0.47%)一體化服務的過程?!崩畈ㄕf。
值得一提的是,高濟醫療的慢病管理模式并不以鼓勵不停吃藥為目的,強調堅持用藥與不間斷自測相結合,實現疾病指征改善的可視化,體現幸福感和情感價值。
隨著健康管理全鏈路的打通,高濟醫療在業界罕見的實現了患者“一能三有”——能發現、有醫治、有藥吃、有人管。
支付創新 完成藥品可及性的“臨門一腳”
在解決長期治療可持續性、院外隨訪、健康管理等痛點之后,最后的矛盾也將浮出水面——用藥造成的支付成本,即能否讓患者用得起藥?
2018年,徐崢導演作品《我不是藥神》背后的原型故事,則成為深化醫療改革,對罕見病展開醫保談判的引子。今天,隨著“雙通道”政策的落地,越來越多新藥特藥和慢病用藥納入醫保,顯著緩解了患者的用藥壓力。然而,依舊存在部分所需新藥尚未納入醫保支付的情況,患者及家屬對慈善贈藥、商保創新支付產品缺乏了解,無法充分獲得公益救助和保險保障?!秶鴦赵宏P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2020)》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待遇保障公平適度,基金運行穩健持續,管理服務優化便捷,醫保治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實現更好保障病有所醫的目標。
高濟醫療一直在保障患者用藥可及性上積極創新支付多元化。如高濟醫療首創在南通、大連實現醫保線上購藥支付,爭取醫保目錄內的醫藥治療項目可以覆蓋到最廣泛人群;在商業保險服務創新方面,高濟醫療積極嘗試HMO模式、慢病365計劃,創新藥專病專藥專險等不同模式,提升用戶使用普藥、OTC藥的便捷性和可及性,降低慢病、特病患者用藥經濟壓力,提升藥品可及性,同時,提高患者DOT。
李波先生現場分享了高濟醫療健康險HMO案例,通過與兩家大型財險公司在互聯網輕問診保險產品領域開展了合作,客戶購買了保險產品后,如果罹患了門診常見病,通過高濟互聯網醫院復診續方,并通過高濟藥房O2O方式30分鐘配送到家,快速得到輕度醫療服務,提升了用戶在日常遇到小病、常見病時獲得醫藥服務的便捷性、可及性。目前,高濟藥急送已經覆蓋了8000家門店,實現了30分鐘送藥到家。新模式為保險市場提供了高感知、高頻次、高時效產品,打通了支付方與服務方,形成了保+醫+藥+送的閉環。
此外,高濟還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開發慢病長合約保險產品,用保險覆蓋慢病患者長周期的用藥,通過客戶承諾長期用藥方式換取較高的用藥折扣, 隨著腫瘤等疾病進入慢病化管理時代,創新藥可用類似商保模式來提高患者依從性同時,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叭绻磥硭幤蠖寄茏龅介_放心態,與險司、流通渠道一起,共同關注長期用藥患者的訴求,我相信患者的DOT一定會得到巨大的提升?!崩畈ㄏ壬f到。
高濟創新支付數字運營平臺惠康付在商業保險方面和平安財險、眾安保險等合作實現健康險支付創新,對創新技術、創新療法、創新藥物提供商業保險報銷服務,聯合慈善捐贈,形成多方共付機制,最大限度提高創新藥的可及、普惠。
2020年,中國醫療支出費用7.2萬億,其中2萬億為個人支出,2.1萬億為基本醫保支出,商保支出份額僅有8000多億,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支付側直接影響供給側,高濟醫療數字化轉型以及保險創新的能力建設,無形中幫助藥企做好最后一公里,實現了漂亮的“臨門一腳”。
這正像李波先生所說:“通過‘醫+藥+健康管理’戰略驅動,我們致力于做好醫患連接服務,更好承接院外處方,為患者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藥事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創新支付的服務等院外全流程管理,形成‘醫-患-藥-險’服務閉環,真正幫患者實現用藥可及、普惠?!?/p>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數字化科技正賦予醫藥健康產業更豐富的可能。它不僅優化了醫生資源的利用、提高了藥物的可及性、也在通過支付方式的創新,不斷降低著患者的就醫壓力。事實上,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時代,肩負發展使命的不僅有中國創新藥產業,高濟醫療打造的患者整體的服務閉環同樣不可或缺。短短四年里,高濟醫療獨一無二的“線下零售網絡+線上互聯網醫療體系”推動醫藥資源全民共享的目標更進一步。
高瓴創始合伙人、聯席首席投資官、高濟醫療董事長易諾青表示:“中國創新藥研發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創新藥上市速度及患者受益人數屢創新高。藥品上市后,服務患者安全用藥也是行業一大痛點。我們堅信,高濟醫療能夠為患者建立一個市場化、規?;?、體系化的服務網絡,幫助臨床醫生解決部分安全用藥的需求,高瓴也希望通過支持高濟醫療,打通院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患者全病程規范用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