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提升患者就診時的舒適體驗,河科大一附院引進了大量先進的醫學設備。然而單靠人力來管理這些設備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醫院發展的要求?;诖?,河科大一附院在5G高速網絡環境下,通過融合二維碼、無源 RFID、藍牙、LoRa 等多種物聯網技術和信息關聯的設備管理系統,將海量醫療設備和非醫療類資產有機連接,通過一張張智能化“身份證”,實現智能設備全程智能管理。
【1】為醫療設備建立一個智能化“身份證”,一眼便知它的“前世今生”
科室需要哪些醫療設備?采購要求是什么?采購的設備何時安裝?日常維護怎么做的?是否維修過?何時報廢……一臺醫療設備的“前世今生”都需要有人員進行管理。如果給這臺設備的“前世今生”集中成一張智能化的“身份證”,設備的各個使用環節一目了然。
根據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定義,并結合河科大一附院管理的實際需求,可將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定義為:以醫療設備的需求、采購、安裝驗收、日常維護、維修和報廢作為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中的各個階段。通過信息化手段和唯一性標識,10倍提高設備的盤點工作效率;解決了帳物不符問題,避免設備配比不均衡及丟失問題;能自動生成設備使用數據及分析,給再次采購提供數據依據,為醫院精細化管理提供詳實可靠的數據保障,大大提高了河科大一附院資源的使用效益。
【2】讓設備“說話”,分分鐘實現能效分析
醫療設備電壓電流是否正常?使用時長是否合理?這些常見問題,在河科大一附院的智能化管理系統下,都不是問題,實時監測+簡潔明了的數據表,讓管理者通過終端設備就一目了然。
通過能效采集監測終端不僅能實時監測耗電設備的使用科室、開關機次數、設備的使用時長,實時監測設備的電壓電流是否穩定;如果設備持續出現電壓電流不穩定,還將提示電壓異常。通過對院內所有耗電設備進行統計能效分析管理,讓設備自己“說話”,實現設備的精細化管理,為以后的設備優化配置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幫助醫院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此外,該數據報表還以簡潔、美觀的可視化圖表進行展現,方便快捷,極大減輕了醫療設備管理數據分析工作量。
【3】為設備裝上“天眼”,實現物聯網可視化
一臺醫療設備“活動”在哪個科室?通過一雙“天眼”一查便知。河科大一附院采用LoRa專網傳感技術+藍牙定位技術,同時融合了最先進的5G技術,構建了專屬的醫院物聯網網絡,實現了院內所有設備統一的地圖可視,不僅可以實時定位、實時追蹤、還可對設備進行歷史軌跡回放、電子圍欄、視頻聯動等功能,讓管理人員做到心中有數,設備有跡可循,確保資產在院內使用過程中不遺失,保障院內資產安全。例如,歷史軌跡功能,可以記錄指定設備前后運行軌跡,通過歷史記錄功能追溯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潛在隱患,避免同類故障的再次發生。
河科大一附院自引進大設備管理系統后,極大地減少了人員巡查的工作量。通過設備管理平臺進行多維度分析,滿足了醫院財務部門、設備管理部門、設備使用部門全面了解設備的情況,從而進行調整優化,讓醫院設備的發揮最大化價值。
放眼未來,河科大一附院正在織就高速化的5G醫療物聯網平臺,以匹配醫院建設管理高速發展,打造全國典型的5G智慧醫院,助力豫西地區健康事業的智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