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張先生再次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醫大一院)的VR探視廳,戴上一副科技感十足的“大眼鏡”,通過病房內高清晰、全方位實時的3D視頻畫面來看望住在CCU病房的父親。
據醫大一院副院長董升介紹,由于疫情防控和治療等方面的要求,患者家屬不能進入病房探視,但他們可以通過“5G+VR探視”,觀察患者的病情和治療過程。這既能讓家屬安心,又能幫助病患擺脫孤獨,更好地治療和恢復。
“5G+VR探視”是由醫大一院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移動)共同打造的“5G+MEC(邊緣計算)智慧醫療”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今年以來,河北移動積極落實省通信管理局加快推動5G發展工作要求,持續推動5G創新應用,從5G醫療機器人到5G院前急救,從“5G+VR探視”到5G醫療護理再到5G遠程手術示教,5G+MEC技術逐漸嵌入醫大一院各級服務,進一步提升患者就診體驗和醫務人員工作效率,“5G+MEC智慧醫療”的各種成果也在醫大一院逐一落地。在近日舉辦的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京津冀區域賽上,醫大一院5G+MEC智慧醫療示范項目獲得二等獎。
醫大一院新投入使用的5G救護車,向人們展示了其具備的無時差隔空遠程生命數據傳遞的強大能力。醫大一院智慧醫院建設部副主任陳偉介紹,這輛救護車安裝5G遠程超聲系統,在高容量、高速率、低時延的5G網絡支持下,院內醫生可通過VR眼鏡查看救護車上的實時搶救情況,并通過實時音視頻互動系統和救護車內醫生保持聯系。根據測算,5G救護車比普通救護車節約了19分鐘搶救時間。
5G的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等特性,滿足了智慧醫療的需求。搭載5G的邊緣計算(MEC)醫療技術,也可以幫助患者、家屬和醫生實現無接觸卻身臨其境的體驗。
近年來,醫大一院致力于建設5G智慧醫療醫院,但面臨著院內原有調度系統、院內HIS系統技術陳舊、開放程度不同、各自形成數據孤島等問題。2019年12月,醫大一院與河北移動簽署“5G+智慧醫院”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聯合河北移動、華為成立5G智慧醫療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打造5G醫院。
2020年3月,醫大一院5G+MEC智慧醫療示范項目獲批國家5G創新應用提升工程;4月,該項目獲批省發改委高新技術項目;11月,我省第一個5G醫技病房綜合樓——醫大一院5G醫技病房綜合樓啟用。今年10月7日,全面升級后的醫大一院門診部也投入使用。借助5G+MEC技術打造的智慧化診療流程,采用全新的互聯網+健康+技術服務模式,將門診導醫與門診結算融為一體,讓患者少跑腿,看病更省心。
如今,在醫大一院的“智慧醫療樓”里,“硬核”高科技無處不在:5G網絡全覆蓋,邊緣計算、邊緣云等技術的應用,讓醫院龐雜的數據流轉更安全、更高效,支持場景更全面。在強大的5G技術加持下,患者的就醫體驗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在這座5G大樓里可以看到,除了醫生和護士,還隨處可見兩種移動醫療設備。醫生和護士們把這些聰明的“助手”叫作5G查房車和5G護理車,它們皆基于強大的5G網絡,如同給機器裝上了一顆智慧大腦。
以前醫生為住院病人看病,必須親臨病床;各種檢查結果需要護理人員或家屬逐個科室等候結果,并全部取回匯總給主治醫生,如果想會診,條件和程序更是復雜?,F在,查房車和護理車能夠實時地將所有信息和資源帶到需要的場景之中。通過智慧醫療系統,復雜的多科會診,也變得更加容易。醫生借助平臺遠程獲取患者信息,共同討論治療方案,大大節約會診醫生的時間,提高診療效率。
陳偉說,5G+智慧醫療不是一個單元,而是一個系統,打造的是覆蓋院前急救、院內急診、住院治療、康復出院的全流程服務管理。下一步,他們將加深與河北移動合作,加快智慧醫院建設,不斷提升以互聯網診療為核心業務的“惠民、惠醫、惠政”新型智慧醫院服務體系,真正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提升患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