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盟衛健委在積極推進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遠程會診的基礎上,鼓勵醫療機構充分挖掘自身優勢,依托互聯網探索開展多元化的服務,盟中心醫院率先推出“互聯網+護理服務”,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專業護理服務,更加精準對接和滿足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護理需求,將優質護理服務從醫院延伸到社區、家庭當中,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無縫隙、專業便捷的護理服務。這只是我盟加快補齊醫療衛生短板、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我盟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康幫扶等工作的基礎上,聚焦全盟衛生健康重點工作,加快補齊醫療衛生短板,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通過實施“智慧健康阿拉善”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盟衛健委為阿右旗人民醫院、阿右旗蒙醫醫院、阿左旗吉蘭泰醫院、額濟納旗蒙醫醫院、高新技術開發區綜合醫院5家信息化建設長期滯后的旗區級醫療機構重新建設了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為48家基層醫療機構建設了統一的云HIS與云公衛系統,在盟級平臺形成了以“三庫一卡”為核心的衛生健康數據中心,彌補了我盟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水平差距大、數據質量標準難統一、醫療服務數據應用難的不足,實現了全盟各級醫療機構業務數據的匯聚、治理、應用與共享,扭轉了全盟旗區級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與發展不平衡的局面,發揮了信息化建設賦能我盟公立醫院改革的有效作用。目前,平臺已實現與自治區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阿拉善盟大數據交互平臺的對接。
在阿左旗環城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位居民病情比較復雜,該中心副主任侍慧玲通過HIS系統將居民的心電圖結果上傳至平臺,等待盟中心醫院專家答復?!皩τ谝恍┪覀儾荒艽_診的病情,醫生會通過HIS系統及時向上級醫院反饋,等待更專業的醫生給出詳細解答。這不僅能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水平,還會減少居民來回跑路的麻煩?!笔袒哿岣嬖V記者,除了信息化方面的提升外,今年年初,盟衛健委還為該中心配備了兩臺彩色B超機。由于新引進的這兩臺設備清晰度和分辨率比原來的高,進一步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超聲診斷能力,為臨床醫師診斷患者病情提供了重要依據,對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有極大的輔助作用。目前,“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已具備基礎支撐,以信息化手段有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今年,我盟實施的“阿拉善醫養結合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標準化裝備建設項目”采購設備已全部完成交付使用。該項目共采購各類醫療設備356臺(套),最終用戶涉及全盟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項目中采購的8輛負壓救護車、12臺呼吸機等設備的投放在額濟納旗疫情發生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增強了全盟疫情防控與救治能力。同時,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有效促進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與全盟“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補上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生化分析儀、彩超、DR等設備方面的缺口,進一步縮小了城鄉醫療機構在設備配置方面的差距,對于農村牧區群眾實現就近就醫,增強盟、旗級醫療機構現代化裝備力量和開展新技術、新業務起到了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我盟開發建設了醫療機構手機客戶端,有效提升了醫療衛生服務的效率。居民通過使用“健康阿拉善”健康服務APP或醫療機構微信公眾號,可以在線辦理預約掛號、門診與住院繳費、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業務,也可以進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自我監測管理,形成電子記錄。通過使用“智慧家醫”APP,家庭醫生上門服務時,在手機端錄入的居民健康信息,可以直接同步到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改變了以往先手工記錄再進行電腦端錄入的工作模式,使家庭醫生能夠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具體服務中。
下一步,我盟將繼續加快補齊醫療衛生短板,持續為全盟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