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網絡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今年以來,我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健康利益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踐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堅持向改革要紅利、向服務要滿意,全市醫療衛生事業實現全面發展和創新突破:基層衛生改革成功創建為國家試點;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相關做法在全省醫改大會上作經驗介紹;《健康報》整版刊發“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健康濰坊”專題報道;先后三次受到市委、市政府通報表揚……全市“效率高、服務優,現代感足、獲得感強”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加快重構重塑。
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茖W配置接種力量,設立接種點384個,配備工作人員1萬余名,投入1.5億元新增設備1200余臺套,日最大接種量38萬劑次,超額完成省定各年齡段接種任務,全力構建起了全人群“免疫屏障”。院感防控始終保持高壓狀態,連續出臺《院感防控工作追責問責辦法(試行)》等,加密開展院感四級巡查,確保院感事件零發生。同時,持續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投用,啟動全市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建立基層醫防協同機制,上線全員核酸檢測信息平臺,全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69家,最大日檢測能力23.1萬份。
基層衛生改革全面推進。積極推進與北京大學合作開展縣域高質量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壽光市被確定為全國八個之一、全省唯一的國家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辦好十件實事,重點從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10個方面,解決基層衛生發展“卡脖子”問題,全市基本形成城鄉居民“15分鐘就醫圈”。在全國率先實施基層首席公共衛生醫師制度。全市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2.91%,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73.63%,均位居全省前列。
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把汴囆汀眳^域醫療中心初步形成。市人民醫院再次被確定為綜合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爭創為省級腫瘤??茀^域醫療中心、省級區域衛生應急中心;全市9家醫院入圍全國百強,打造了全省首家區域醫學影像云平臺,全面開展線上診療服務,基本藥物制度省級綜合試點提前兩年實現全國、全省目標。邢念增工作室,陳寶貴、劉長信傳承工作室先后落戶濰坊,市直各大醫院初步完成招錄博士13人、碩士341人,柔性引進高端人才(團隊)70人(個)。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善,先后出臺看病就醫滿意度“雙六條”、醫療便民30條,突出解決群眾就醫“煩心事”;全市288家公立醫院免費開放車位33539個,床旁心電、床旁結算、門診“一站式服務”等便民舉措全面推開。
中醫藥強市建設穩步推進。夯實發展基礎,實現縣(市)政府辦二級中醫醫院100%覆蓋,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了中醫藥綜合服務區(中醫館或國醫堂)。建成國醫堂、中醫館251處,國醫大師工作站6處,國家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4處。同時,創新發展模式,開展“互聯網+中醫藥”行動,建成5家互聯網中醫醫院,在市中醫院掛牌成立濰坊市中醫藥研究院,新建、提升800個市級艾灸示范點,創建省級中醫老字號43家。建成全國首家實用型中醫藥博物館,開設“國醫啟蒙館”進行中醫藥經典文化教育,全方位弘揚中醫藥文化。
醫養健康實現事業、產業一體發展。積極構建多元化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形成以醫融養、以養融醫、醫養合作、醫養一體四種模式。目前,全市醫養機構已達157家,床位總數2.5萬張,建成標準化老年人“一站式”服務中心274處。同時,主攻醫養健康戰場,做強“產業”,全市前三季度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達301.4億元,增速居全省第三,達16.52%。
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持續增進。落實民生實事項目,基本實現全生命周期服務。關注重點人群,著力解決特殊群體健康服務需求。啟用生育登記線上辦理,實現生育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全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托位數達到每千人口2.25個。全面落實6項老年優待政策,為失獨人員投保住院護理保險,對6種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實行免費治療。歷史遺留、近20年未解決的企業退休職工中獨生子女父母一次性養老補助落實工作破冰啟動,目前已完成139家企業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