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6日消息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殘疾預防主要指標處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當前,伴隨生產生活方式、人口結構、疾病譜等迅速變化,我國殘疾預防仍面臨不少困難、挑戰,主要表現在:致殘因素復雜變化,殘疾發生風險仍然較高,同時,全民健康素養有待提高、基層專業技術資源匱乏等還制約殘疾預防工作進一步提升質量。
行動計劃指出,面向兒童、青少年、新婚夫婦、孕產婦、嬰幼兒家長、老年人、高危職業從業者等重點人群開展針對性宣傳教育,主動提供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識,普及遺傳和發育、疾病、傷害等致殘防控的科學知識、方法;面向傷病者、殘疾人,加強康復知識宣傳普及,著力提升康復意識、能力。重點人群殘疾預防知識普及率超過80%。
在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建立完善殘疾預防科普知識資源庫。出版、遴選、推介一批殘疾預防科普讀物,針對重點人群、主要致殘因素定期更新、發布殘疾預防核心知識。推動將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識納入全科醫生、??漆t生、婦幼保健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殘疾人工作者等職業培訓課程和教材內容,形成殘疾預防知識科普骨干隊伍,確保殘疾預防知識規范、有效傳播。
在康復服務促進行動方面,行動計劃指出,加強康復醫療人才教育培養,加快建設康復大學,鼓勵有條件的院校設置康復治療、康復工程等相關學科和專業。積極發展社區和居家康復醫療,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將機構內康復醫療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